1987年,从美国回来的黄勇教授在清华大学材料系成立了先进陶瓷研究组,并带领自己的弟子开始了先进陶瓷方面的一系列研究。1992年9月,杨金龙被清华大学材料系录取,师从吴建光教授和黄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。1996年,杨金龙教授以优异成绩获得清华大学材料系博士学位,并获得清华大学十大优秀博士毕业生金质奖章,同年留校工作,成为黄勇教授先进陶瓷研究组的骨干。1999年5月至2000年8月,杨金龙到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,师从国际著名陶瓷科学家Gauckler教授。2004年12月,杨金龙晋升教授时,由于先进陶瓷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需要,成立了自己的课题组,作为课题组负责人,他带领师生开展先进陶瓷教学与科研工作,尤其重视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工作。2006年7月,杨金龙教授被中北大学聘为特聘教授,并在中北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了先进陶瓷工程技术中心,他担任中心主任,自此,在中北大学拥有了600多平米的实验室。2010年6月,被大连交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。2011年10月-2016年1月,挂职担任清华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。2013年12月至今,担任清华大学-远建工住轻质新材料联合研究院院长。2014年5月,被聘为河北工程大学兼职教授。同时,担任山西省五台县、贵州省石阡县政府顾问。2015年6月-2016年6月,挂职担任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。
杨金龙教授清华大学课题组主要成员: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黄勇教授;高级工程师席小庆;科研助理王亚利;机械工程师申殿军。中北大学课题组主要成员:教授胡胜亮,副教授王延忠、刘炜、常青,讲师董英鸽、薛超瑞。大连交通大学课题组主要成员:副教授王修慧。
截至目前,杨金龙教授结构陶瓷课题组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7名,其中已毕业26名,分别为:苏亮、戴春雷、王铁超、张辛玥、乐明、席小庆、林煌、曾科、崔园园、温宁、金晓、牛同健、李和欣、于士城、龙梦龙、徐静、杜林晶、张艳学、李慧、徐星星、吕瑞芳、侯博智、李娜、李阳、张月、杨名昊;在读的12名,分别为刘文婷、孟轩宇、兰天、李世纪、米海惠、李志君,盖艳娇、崔杰、唐欣悦、潘一鸣、陈雨谷、王庆刚。作为导师或副导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有15名,其中已毕业的9名,分别为:刘晓林、马利国、蔡锴、马天、张立明、宋洋、许杰、刘炜、渠亚男;在读的6名,分别为张笑妍、干科、霍文龙、鲁毓钜、董英鸽、李亮。培养本科生30余名。正在课题组作访问学者的有1人,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副教授金信苗,曾在课题组做访问学者的有3名,分别为中北大学的刘炜、大连交通大学的王修慧以及中原大学的张小立。在课题组做博士后的有11名,其中在职的有2名,为张在娟、闫姝,已出站的博士后有9名,分别为曹庆雷、余娟丽、齐飞、吴甲民、何建伟、苏振国、马宁、许杰、侯秀成。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Gianluca曾在课题组做本科毕业实习,该生师从国际著名陶瓷专家Gauckler教授。